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人物】参与长城保护、研究的年轻人
【故事】1984年出生的尚珩,2010年来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(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)工作,10多年间参与和主持了多项长城考古发掘工作,完成“中国历代长城研究”等多个研究项目;90后姑娘鲁婷婷,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嘉峪关丝路(长城)文化研究院,成为一名长城保护的“守关人”;郭洪秀一家接力守护家乡的野长城,他已是第三代长城保护员……近年来,长城保护与研究的力量日益壮大,许多年轻人用丰富的专业知识、饱满的青春热情投入长城保护工作,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
【点评】
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、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,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。然而,受自然侵蚀风化、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多重因素影响,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多已是残垣断壁。长城不断老去,保护迫在眉睫。近年来,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提速,一批年轻人在长城的保护和研究中彰显使命与担当。
长城保护,贵在坚守。长城绵延万里,大多地处偏远,地形陡峭,一些地段无路可走,只能手脚并用艰难攀爬。选择这份工作意味着远离繁华、独守寂寞、甘于清贫。20多年间,尚珩徒步考察了多地的长城,行程超过3000公里;鲁婷婷每月对散布在戈壁山林、人迹罕至荒漠中的30个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多达400余次的巡查监管;郭洪秀守护的长城离县城有30公里远,他常年骑着摩托车颠簸在崎岖山路之上……这些可亲可爱的年轻人,心怀热爱、不辞辛苦,在保护长城的坚实足迹中写下壮美的青春华章。
长城保护,也少不了矢志创新。长城建造年代不同,建造材料和方法各异,保护修缮殊为不易。近些年,经过各方不懈努力,长城研究和保护的新方法、新成果不断涌现。尚珩与古建、材料、植物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合作,以考古挖掘为开端,多学科研究为手段,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,变以往的抢救性修缮为“慢慢修长城,边研究边修缮”的研究性修缮,为长城修复保护开启新的篇章。鲁婷婷借助无人机等诸多先进设备,不仅能更及时便捷地巡护长城,还可以精准地为长城把“脉象”、查病因、治未病。将最新科技用于长城修缮,使长城保护获得更多助力。
历史文物承载着共同的历史记忆,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得益于越来越多人孜孜不倦的创新求索,长城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安全性得到很大程度保护。不仅是长城修缮,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,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、默默奉献的年轻人还有很多。他们或在故宫修文物,或在敦煌临摹古画,或在三星堆进行考古发掘,成为文物研究保护的重要力量。
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。文化遗产是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,穿过历史的长河与我们相逢。未来,期待有更多的创新实践和探索,不断汇聚成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,让文化遗产绵延不绝,让中华文明历久弥新。